close

身為新世界葡萄酒大國之一的美國,從酒標、歷史到風味,都和舊世界有所不同。這回就讓我們細細了解,美國酒如此反骨的原因吧!

undefined

美國人碰上無法理解、不可理喻的人、事、物時,大家可能會半開玩笑的說,「法國來的 (it’s French)!」,就如同法國人如果看到穿著不合宜的人會認為是他/她必定是美國佬一般。美國與法國在社會、生活等很多面向的邏輯是不同的,因此想法上時常會有許多碰撞跟衝突。而在葡萄酒的世界裡,新、舊世界不單純只是想法與做法的差異,更有許多史事造成雙邊的不對盤。

新、舊世界酒標大不同

undefined

新、舊世界葡萄酒的區分,最簡單來說就是歐洲大陸 (舊世界) 與其他地區 (新世界) 的區分。歐洲國家因為葡萄酒品酩已根深蒂固在飲食文化當中,每個地區有歷代傳承下來的葡萄品種,後來又紛紛設立產區法律規範來限制各產區所能種植的品種、產量和製程方式等 (註1),每個產區酒的風格因而有了基本輪廓。正因為如此,一講到夏布利 (Chablis) 可能聯想得到帶有一點奇異果、青蘋果的輕酸以及礦物質味道的白酒,而提到巴羅洛 (Barolo) 就想到紅色莓果氣味,於口中擁有鮮明澀度的紅酒,該產區和地名已與其品種和釀酒製程有直接的關聯性,因此酒標上的產區名即足夠表達這瓶酒所會帶來的風味。

然而,新世界就不玩這套,沒有歷史的包袱,每一塊地想要種什麼是果農的自由,地名本身無法提供飲酒者足夠的訊息,因此如同前篇「葡萄酒的美國夢」所提及,新世界葡萄酒標以品種進行標示,少了猜測和模糊空間,以美式的直白與酒饕們溝通(註2)。有些酒標不但告訴你主要品種,連所有成分比例都寫得一清二楚。

美洲大陸帶給歐洲世界的全面危機

當然,舊世界跟新世界之間的火花,不僅止於酒標的差異。發現新大陸將歐洲品種葡萄帶來美洲的同時,這些拓荒者、水手們返鄉回歐洲時,同時也將不速之客跟著他們的腳步帶回去。葡萄根瘤蚜蟲 (Phylloxera) 是美洲原生的葡萄病蟲害,體型微小肉眼幾乎看不見,生長於葡萄的根部以及葉下表面,以吸吮葡萄的組織液為生。受叮咬的根部或葉子傷口會引起黴菌的二次感染而形成瘤狀組織。美國原生葡萄品系能夠與根瘤蚜蟲共生,但歐洲的 Vitis vinifera 品種卻沒有同樣的耐受性,寄生後會因為組織液的流動被阻斷而死亡。19世紀末葡萄根瘤蚜蟲第一次登陸歐洲,大規模感染歐洲葡萄園,造成大面積的葡萄死亡,光是法國,在受感染的15年內葡萄酒產量足足減少了70%以上,這「來自美國的壞小子」除了造成葡萄酒產業的危機,也重創了以葡萄為原料的白蘭地產業,法國人對於美式魯莽的不悅不是沒有歷史根據的。

一失足成千古恨的1976

undefined

進入20世紀,透過嫁接的農業方式防範葡萄根瘤蚜蟲的迫害後,葡萄酒產業有了起死回生的轉機(註3)。但不料1976年一位專賣法國酒的英國葡萄酒商史普瑞爾 (Steven Spurrier, 1941) 於巴黎舉辦的一場評酒會,紅白酒的冠軍卻都被美國加州所產的葡萄酒贏走,對相當以葡萄酒自豪的法國人來說,在自己的首都辦了一場讓自己掛不住臉的比賽,把葡萄酒的標竿競賽的榮銜這樣讓給了 ...... 到 WINE & TASTE 品迷網繼續閱讀!

undefined

arrow
arrow

    Wine&Tas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